許多家長都曾困惑:「我的小朋友好像總是講不合適的話,又識不到朋友?」這背後可能隱藏著自閉症譜系障礙 (ASD) 的社交挑戰。ASD 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會影響個人與他人的溝通、行為和互動方式。在香港,根據2020年的統計,估計有十萬名ASD患者,實際數字可能更高。
了解自閉症譜系障礙 (ASD) 的常見症狀
自閉症(ASD)被稱為「譜系」,是因為它的症狀和嚴重程度差異很大。儘管每個患有ASD的孩子表現各異,但他們通常在社交溝通和互動方面表現出困難。
ASD的一些常見特徵包括:
社交溝通及社交互動的持續缺損
難以理解或解讀非語言溝通(如面部表情或眼神接觸)
很少主動與人分享興趣或成就,無法開啟或回應社交互動,維持一來一往的會話,他們通常喜歡獨自玩耍,缺乏想像遊戲能力、對同儕缺乏興趣,亦難以調整行為以符合不同社會情境
可能會重複性地使用詞語或短語,在不合適的情境下「亂說話」,甚至可能出現延遲模仿或重複提問的情況。自閉症患者也可能對某些話題表現出過度的熱情,滔滔不絕地講述,卻未能察覺聽者的反應或不適,給人一種「失禮人」的感覺。
侷限、重複的行為、興趣或活動模式
孩子可能表現出對常規的過度堅持,對環境中的微小變化感到極度不安。他們可能有刻板或重複動作,如拍手、搖晃身體,或重複觀看同一部電影、閱讀同一本書。
把握黃金期:6歲前介入的重要性
早期識別和干預對於患有社交問題/自閉症譜系的孩子至關重要。研究顯示,在6歲前進行早期介入,可以顯著改善孩子的發展。這個「黃金期」能讓孩子在學習社交技能、溝通能力和行為管理方面獲得最大的進步。如果家長觀察到孩子出現上述的自閉症特徵,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把握這個關鍵時期。
家長如何支援及尋求專業幫助?
細心觀察與記錄:記錄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溝通和社交表現,這些細節對專業人士的評估非常有幫助。
創造結構化環境:為孩子提供可預測的日常作息和明確的指令,減少他們對變化的焦慮。
學習社交技巧:透過遊戲或角色扮演,逐步引導孩子學習眼神接觸、輪流、分享、觀察他人行為等基本社交技巧。
尋求專業輔導服務:當您發現孩子出現持續的社交或溝通困難時,應考慮尋求專業協助。專業輔導服務和教育心理服務能提供:
專業評估:由教育心理學家/臨床心理學家進行全面評估,確定孩子是否患有自閉症譜系,並了解其具體程度和需求。
個別化訓練:根據評估結果,制定針對性的訓練和治療方案,例如社交技能訓練、溝通技巧指導等。
家長支援:為家長提供培訓和諮詢,讓家長學習如何在家中支持孩子,並有效管理孩子的行為。
參考資料: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 Heal Medical. (2023).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 Department of Health Child Assessment Service. (n.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