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囡成日坐唔定,一溫書做功課就集中唔到精神。」不少家長對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感到困惑、關注和擔心。孩子在學習時無法集中精神專心,經常分心走神,甚至坐立不安。這些行為可能反映孩子正面對專注力不足或或過度活躍症(ADHD)的挑戰。
什麼是專注力不足與過度活躍症(ADHD)?
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英文稱為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主要影響孩子的注意力、行為控制及情緒調節。ADHD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專注力不足型、過度活躍/衝動型,以及混合型。專注力不足型的孩子常常難以持續集中精神,做功課時容易分心;過度活躍型的孩子則表現出坐不定、動個不停;混合型則同時出現以上兩種症狀。
常見症狀:坐唔定與無法集中精神
家長經常反映孩子「坐唔定」,無法長時間安坐溫書或完成功課。這些行為包括:
做功課時容易分心,無法持續專注
忘記帶學習用品或遺漏作業細節
坐立不安,經常扭動身體或離開座位
容易被周圍環境干擾,如聲音或其他物品
難以遵守指示或完成多步驟任務
這些症狀不僅影響學習表現,更可能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及與同儕及家長的相處,影響人際關係。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改善專注力不足?
建立穩定且規律的生活作息
固定的睡眠時間和健康的飲食習慣,有助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和情緒穩定。分段安排學習時間
把溫書或做功課時間分為多個短段,每段約15至20分鐘,讓孩子有休息時間,減少疲勞感。創造安靜無干擾的學習環境
避免電視、手機等干擾物,讓孩子在專注的環境下學習。使用視覺提示和計劃表
利用時間表、提醒卡等工具,幫助孩子組織學習任務,提升執行能力。專注力小遊戲
透過拼圖、找不同等專注力遊戲,讓孩子在玩樂中訓練專心。
何時應該尋求專業幫助?
若孩子的專注力不足和過度活躍情況持續,且明顯影響學習或日常生活,建議家長盡早尋求專業評估。教育心理學家會透過行為評估和標準化測試,了解孩子的狀況,並提供個別化的輔導方案。
專業治療可能包括行為治療、家長指導及必要時的藥物治療。部分孩子亦可參加專門的SEN功課輔導,針對有專注力不足及學習障礙的學生,提供個別化支援,幫助孩子提升學習技巧和自信。
「坐唔定、無法集中精神」可能是專注力不足或ADHD的徵狀,家長應該留意孩子的行為表現,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及生活習慣,透過建立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並在需要時及早尋求專業評估和治療。透過適當的輔導及治療,孩子可以改善專注力不足的問題,提升學習表現及自信心。
參考文獻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Barkley, R. A. (2015).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Handbook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4th ed.). Guilford Press.
Hong Kong Hospital Authority. (2020). ADHD學習行為輔導計劃。取自 https://www.ha.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