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係全職工程師,老婆自從生完仔之後10幾年冇做嘢,淨係屋企湊三個仔。而家兩公婆見面就係講錢同仔女功課,再冇其他話題。」這個情況在香港家庭中越來越普遍。當夫妻發展差異越來越大,一個在職場打拼,一個專心做家庭主婦或家庭主夫時,兩個人的世界就像兩條平行線,永遠不會相交。
漸行漸遠的現代困境
美國心理學會指出,溝通問題和角色衝突是婚姻關係面臨的主要挑戰。在香港,夫妻收入不同的情況更加普遍,特別是當一方選擇全職照顧家庭後,夫妻發展差異就會愈來愈明顯。
想像一下:早上七點,工程師老公匆忙出門趕地鐵,家庭主婦太太則開始一天的「戰鬥」——叫醒三個小朋友、準備早餐、送返學、買餸、做家務。到晚上老公回家,太太想分享今天小朋友在公園玩得幾開心,老公卻只想講今日個project有幾趕急。兩個人就像住在同一屋簷下的陌生人。
Pew Research Center的調查發現,現代夫妻在角色分工上面臨新的挑戰。這種夫妻發展差異不僅出現在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家庭,現在越來越多家庭主夫也面對同樣困擾。
關係殺手與修復之道
長期的夫妻發展差異會引發各種負面情緒。在職一方覺得自己像個「提款機」,而家庭主婦或家庭主夫則容易感到被忽視,覺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認同。一位結婚15年的太太曾無奈地說:「我老公成日話我『成日得閒』,但佢唔知我一日要處理幾多嘢... 我哋已經好耐冇真正傾過計。」
根據Gottman Institute的研究,有四種行為會嚴重破壞夫妻關係,被稱為「婚姻關係的四大破壞天王」:批評、鄙視、防禦和冷戰。輕視對方的貢獻最危險,例如說「湊仔有幾難?」或「返工先係真正嘅壓力」。
實用修復策略
Gottman博士的研究發現,成功的夫妻懂得將彼此的差異視為關係的優勢。關鍵在於建立深厚的友誼基礎,學會管理衝突而不是試圖消除所有分歧。
首先,建立「每日分享時間」,即使只有15分鐘。其次,重新定義「貢獻」概念。根據哈佛商業評論的研究,夫妻收入不同不代表貢獻不同。照顧家庭、教育子女同樣是有價值的工作。第三,學會建立「愛情地圖」,深入了解伴侶的內心世界、夢想和日常經歷。
何時需要專業協助
當夫妻發展差異導致持續爭執、情感疏離,或者開始過著「室友」般的生活時,就應該尋求婚姻輔導的專業協助。《婚姻與家庭期刊》的研究顯示,夫妻間的角色差異需要透過有效溝通來處理。
透過專業指導,許多夫妻學會了將不同的生活軌跡視為「優勢互補」。正如一對成功修復關係的夫妻所說:「而家我哋明白,我負責幫屋企搵錢,佢負責幫屋企搵快樂,兩樣都同樣重要。」
結語
夫妻發展差異、家庭主婦與職場人士的角色分工,以及夫妻收入不同的現實,都不應該成為愛情的終結者。重要的是學會在不同的人生軌道上仍然做好彼此的同行者。專業婚姻輔導團隊可協助夫妻重新設計愛情藍圖,讓愛情在差異中重新綻放光彩。
參考資料:
The Gottman Institute - Research Overview: https://www.gottman.com/about/research/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Divorce and Child Custody: https://www.apa.org/topics/divorce-child-custod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Work-Life Balance: https://hbr.org/topic/work-life-balance
Pew Research Center - Marriage and Family: https://www.pewresearch.org/topic/family-life/marriage-famil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741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