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我寫了80頁創業計劃,這個月連牙刷都拿不起來」設計師阿俊晃著手腕上的住院條碼帶苦笑。他的躁期像嗑了創意興奮劑:三天不睡也不覺累,設計LOGO、刷爆信用卡買攝影器材;接著鬱期來襲,那些熱情瞬間凍結成自我懷疑:「我根本是廢物吧?」
「一時亢奮到不睡,一時低落想消失」——雙向情感障礙的兩極世界
雙向情感障礙(Bipolar Disorder)患者會經歷「躁期」(情緒高漲、衝動)與「鬱期」(低落、無力)的極端波動,常被誤解為「性格反覆」。這並非普通的「心情起伏」,而是大腦調節情緒的功能出現異常,導致患者在躁期(Manic Episode)和鬱期(Depressive Episode)之間劇烈擺動。
1. 躁期特徵:
o 情緒高漲:異常興奮、自信爆棚,甚至出現妄想(如認為自己有超能力)。
o 行為衝動:瘋狂購物、投資、性慾增強,可能導致財務或人際災難。
o 睡眠需求減少:連續幾天不睡仍精力充沛。
2. 鬱期特徵:
o 持續低落:對一切失去興趣,甚至無法起床、洗澡。
o 認知功能下降:難以專注、記憶力減退。
o 自殺風險:約25%患者曾嘗試自殺(Grande et al., 2016)。
科學解析:為什麼情緒會如此極端?
神經科學研究指出,雙向症與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有關,尤其是多巴胺(Dopamine)和血清素(Serotonin)的異常波動。此外,前額葉皮層(控制衝動)功能低下,導致患者難以調節情緒。《JAMA Psychiatry》的影像研究顯示,患者情緒穩定時,大腦能量代謝比常人低15%,但躁期會突然飆升到180%。遺傳學也發現,COMT基因變異會讓大腦清除多巴胺的速度失靈,難怪情緒總是暴衝。
如何穩定情緒波動?
雙向症需要長期管理,結合藥物、心理治療及生活調整:
1. 藥物治療
• 情緒穩定劑:如鋰鹽(Lithium),可減少躁鬱發作頻率。
• 抗精神病藥:如Quetiapine,用於控制急性躁症。
• 抗憂鬱藥:需謹慎使用,避免誘發躁期。
2. 心理治療
• 認知行為療法(CBT):幫助患者識別情緒觸發點,避免極端行為。
• 家庭治療:教育家屬理解疾病,減少衝突。
3. 生活管理
• 規律作息:睡眠紊亂是常見誘因,固定作息至關重要。
• 避免酒精與毒品:這些物質可能加劇情緒波動。
關鍵警示:若出現幻覺、妄想或自傷行為,需立即接受治療。
參考文獻
• Grande, I., et al. (2016). Bipolar disorder. The Lancet.
• Strakowski et al. (2020). Bipolar disorder and energy metabolism. JAMA Psychiatry.
• 香港精神健康協會(2021)。《雙向情感障礙照顧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