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學生不能理解規則?為甚麼學生在別人跟他說話時總是心不在焉?為甚麼學生不時無原因地大吵大鬧?究竟他們是頑皮、難教,還是另有原因?近年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個案逐漸上升,但普遍社會對他們的認知和理解不足導致很多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被誤解甚至排擠,究竟老師們可以如何幫助他們呢?

首先,了解ASD和ADHD學生的困難尤其重要,要清楚知道他們的需要,我們方可對症下藥。有自閉症譜系障礙(ASD)人士主要有兩種困難 — 社交溝通障礙,以及狹獈、重覆性的行為、興趣或活動模式。他們不懂察言觀色、不明白潛規則和抽象概念、難以接受常規改變、感知體驗亦與常人不同。而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人士則有以下表現:注意力散渙、活動量較高、自制力較弱等。有ADHD的孩子有可能只是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但亦有可能兩者兼備。他們處理資訊的能力較弱、善忘、情緒容易有起伏、學習和工作表現飄忽不定、時間觀念亦較弱。

初步了解過ASD和ADHD後,相信老師們都明白到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困難,亦不難明白他們為何會比一般學生更容易表現出問題行為。那麼問題行為又該如何處理?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採取「先分析後處理」的方式,先記錄行為問題發生的情況,分析行為的前因後果,再透過應對行為背後的功能來改變前因和後果,以及訓練學生以替代行為去影響問題行為的表現。實際處理學生問題行為的流程可分為「前中後」三個步驟。

先記錄行為問題發生的情況,分析行為的前因後果,再透過應對行為背後的功能來改變前因和後果

首先,在課堂前,老師可先向個別或全班同學預告常規,告訴學生當天流程,並設定獎罰和課堂目標。老師亦可為學生們設定課堂規則,規則宜簡單易明、貴精不貴多,亦可考慮使用視覺提示去讓學生們更容易明白規則。另外,承接「先分析後處理」的方式,老師可在課堂前先移除導致學生問題行為的前因,假如導致學生情緒失控的原因是課室內發出怪聲的風扇,老師可改為開空調去移除前因。

之後,在課堂進行中,老師可適當使用提示系統,例如視覺提示卡,去提示學生關於課前訂立的規則。老師亦可運用即時獎罰去鼓勵良好行為。一般矯正行為的實用方法主要有兩個:

  1. 代幣制:運用代幣制時,每次獎罰都必須講明原則並確切地和持續地執行,代幣亦應即時給予,否則與行為相隔太遠可能會失去功效。老師可用分數、符號或圓珠作為紀錄,例如:紅珠代表好行為,黑珠代表壞行為,能讓學生一眼分辨好壞為最佳。
  2. Time-out:同樣地,老師應按照課前訂好的規則確切執行獎罰。若然老師發現行為問題,則可請學生自行在課室一旁冷靜一段短時間,例如一分鐘。在冷靜期間應讓學生看見計時器。若學生在time-out的過程任何時候未能冷靜下來,則要重新計時,直到他們成功冷靜一段短時間為止。
一般矯正行為的實用方法主要有兩個:1. 代幣制,2. Time-out

最後,在課堂完結時,老師該總結學生的獎罰記錄,並與學生檢討課堂表現。檢討可循四個步驟進行(REAP):

回顧(Review):老師問學生他們剛才在課堂中做了甚麼,用了甚麼方法去解決問題,讓學生記起自己的行為。

檢討(Evaluate):老師可讓學生為自己的行為評分(10分為滿分),並請學生指出給予該分數的原因。老師亦可透過詢問的方式確認學生是否知道自己有什麼地方做得好,什麼地方做得不夠好。同時,老師亦可為學生評分。若老師與學生的評分有差異,老師可請學生細想分數有差距的原因。

展望(Anticipate):老師可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指出他們可以改善的地方,並讓他們展望若然下次遇到同樣情況時,他們的目標會是什麼。

計劃(Plan):展望過後,老師可鼓勵學生計劃他們打算如何達成所訂的目標。老師亦可與學生一同製作提示卡,例如以「_______的時候,我可以______。」的句式作為提示,並在之後的課堂使用。提示卡上可印上學生喜歡的卡通人物,增加提示卡的吸引力。

用以上句式製作提示卡,在之後的課堂上使用,幫助學生達成所訂目標

以上方法的目的都是「扶正怯邪」,讓學生認清及改善自己的問題行為。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這些方法並非只在有ASD或ADHD的學生身上才適用,老師應該按照個別學生的需要,選擇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多加耐心與學生們相處,並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便可看見他們的進步。

撰文:曹朗晴(Edge Development Centre實習生)

註:此文章根據Edge Development Centre總監及教育心理學家蔡博麒先生於香港話劇團的「幼兒/兒童戲劇課程專業培訓工作坊」講述的內容撰寫。


EDGE為SEN學生而設的課後學習支援服務: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