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童功課繁重是不爭的事實,孩子們自小在同一個標準下競爭,學業成績出色者總贏得 讚譽,成績落後的則常要背負懶惰、不努力的標籤。誰能想像這些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簡稱SEN)的孩子所面臨的困難?他們在動作協調、數學運算乃至各科聽、說、讀、寫的能力與同儕相比都有明顯落差,普通功課輔導班未必能針對情況施行SEN的教學技巧,難以有效幫助他們。做功課成了困擾SEN孩子家庭的問題,疫症下基層之家的 狀況更加倍艱難。

長期從事研究SEN的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系主任潘紀恩博士,萌生協助這些孩子做功課的想法,遂與嫻熟學校服務的社企構思方案。獲得樂信兒童醫療及教育基金會 300萬元的捐助後,迅速招募到近百位大學生組成導師團隊。「樂信好牧人計劃」於去年九月正式啟動,補習服務運作至今已累積34所學、350位學生,導師亦陸續增至三、四百人。 計劃涵蓋獲學校推薦的三類SEN學生: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讀寫障礙及自閉症兒童,並優先接受領取綜援及書簿津貼的家庭。各校學生依SEN類別分成小組,以面授或視像方式補習,每週一至兩次,每次一至一個半小時。導師則以八大院校主修心理、教育的學生或畢業生為招募對象,通過遴選者必須學習基礎的 SEN教學法並通過測驗才能參與教學。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系主任潘紀恩博士表示,「樂信好牧人計劃」從功課輔導開始, 逐步引導孩子找到讀書方法從而建立自信。

🌟透過特殊教學技巧 助孩子找到讀書方法提到這項計劃名為「好牧人」的源由,潘博士解釋「好牧人」是基督教聖經中牧人尋回迷途羔羊的故事。潘博士的博士論文研究發現,青少年罪犯普遍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或讀 寫障礙,也因專注力弱和過度活躍易衍生衝動行為,使他們往往走上輟學之路。「樂信好牧人計劃」正是希望運用特殊教學技巧,引領孩子找到讀書方法從而建立自信,儘早撲滅日後出現偏差行為的火苗。舉例來說,很多研究發現,讀寫障礙學生向來無法應付閱讀理解這類題型,而受過訓練的導師便懂得採用圖像教學的方式,彌補學生文字理解能力弱、詞彙認識不多的特點,比如多用感觀學習法,以螢光筆標出重要詞語及主句、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言語複述一遍內容等;而面對無法專注的孩子,善用即時獎罰法會比集滿數個小嘉獎換一份禮物的累積型獎賞有效。ADHD孩子的執行能力較 弱,過分繁複的獎勵計劃反而會弄巧反拙。

不論學校或家長都給予「樂信好牧人計劃」正面評價。在全港34所參與計劃的小學中,鴨脷洲街坊學校布校長表示,SEN學生比重達該校學生五成,約90個孩子有特殊教育需要,不易專注和無法安靜的特性使他們上網課的學習成效更為低落。該校去年九月起安排十名學生接受輔導,一段時間後孩子缺繳作業的狀況獲得改善。而有兩名讀寫障礙子女的陳太亦指出,孩子在上網課期間疏懶情況更甚,也拒上坊間補習班,所幸在好牧人導師的耐心教導下,願意準時上補習課,親子間因功課掀起的爭執相對減少。

「樂信好牧人計劃」導師Ben分享了補習中與一位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和語言障礙學生的互 動。「我們首先拿出手冊,然後數一數今天有多少項功課,最後找出你認為最困難的功課。甚麼是困難的功課?就是一些花很多時間也不能拆解的題目。」他解釋教導ADHD學生時各種指示必須格外清晰,並配合視覺提示 (Visual Cues) 讓學生易於專心跟從。某天同學們都已開始做功課,有個二年級孩子仍四處張望,問她想完成哪項功課時她總是默不作聲,從學校老師口中得知那孩子其實也患有語言障礙。諮詢教育心理學家意見後,Ben在教學時放膽嘗試,他指示那位學生若想做中文功課便舉起一隻手指,英文功課便舉起兩隻手指,而這次得到了回應。運用手勢不但能引導學生表達自己,還讓她感受到導師尊重她的意願,她也因此更樂於參與網上課堂。

對於「樂信好牧人計劃」,潘博士希望長遠將之發展為一個自負盈虧的 SEN 導師訓練培訓平台,延攬有心服務SEN孩子的相關科系大學生接受培訓,成為一個導師人才庫,有助他們往特殊教育的土壤上紮根。課後功課輔導計劃於下學年將延伸至有精神困擾的中學生,點一盞燈叫在學習上走迷的學生可以找回自信。

本文版權屬《健康創富》雜誌所有,切勿翻印或自行轉載 👉網站連結: www.healthplus.hk


0 Comments

發佈回覆

Avatar placeholder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