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精选文章

专家精选文章
蔡sir 讲经之幼童暴力行为背后
专家精选文章
5 月前
Twitter Facebook Email

在我十年话多唔多的教育心理学家生涯中,我见证了不少现象反复出现,这些现象逐渐让我培养出一种专业直觉,俗称「闻到阵味」。其中一个明显的模式是:当幼童(五、六岁那么小)出现暴力行为,例如飞櫈推枱掟人,这往往是家庭暴力或疏忽照顾的迹象。

 

试想想,幼儿园教育是用爱浸死你,无必要郁手郁脚。考虑到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自行出外接触的机会有限,他们不可能完全受朋辈的影响。那么,他们的这些行为模式又是从哪里学来的呢?一方面可能是媒体,像是YouTube的影响,但这更多的是疏于监管;而另一方面,且更为主要的,则是孩子从父母那里有样学样。

 

小朋友将父母视为偶像,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深刻影响他们。如果父母在家中郁手郁脚,小朋友自然会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处理这些儿童的行为问题时,我发现透过管教咨询能够迅速见效,立杆见影。

 

最近,我代表公会在立法会上反映对《强制举报虐待儿童条例草案》的意见,立法原是值得加许,而且势在必行。一旦立法通过,政府需要对新加入的同事以及现役的专业人士加强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在保护儿童的同时,也保持有效的治疗关系。例如,如果有小朋友有遭受家暴的嫌疑,如何在调查期间拿捏举报与否、举报的时机,并同时避免破坏治疗关系以做到有效的治疗工作,将是重要的课题。

家庭育儿 人际关系 情绪支持
免费订阅 Edge 心理专栏
images images
email facebook 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