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精選文章

專家精選文章
【教育心理學堂🎓】與其為孩子解悶 不如教他面對沉悶
專家精選文章
3 years agoBy Edge Development Centre
Twitter Facebook Email


(🌟文章刊登於《親子頭條》雜誌)

不能上學,不能參加興趣班,不能去朋友家玩⋯ 「媽媽,好悶啊!」似乎是父母近來最常聽到的說話。一聽到此話,很多父母自然會提出解悶方法:「玩住Lego先?媽咪得閒先陪你玩。」「俾你玩廿分鐘iPad」……

孩子喊悶,可以怎麼辦?其實,家長並不需要急於為他們解決,因為那可能是一個培養孩子創意的好時機!由澳洲國立大學高級講師Guihyun Park領導的研究團隊,就發現沉悶可能是尋求不同、樂於探索的起源之一1。研究人員將參加者分成兩組,分別進行「單手分紅綠豆(沉悶實驗組)」和「豆子創作藝術(非沉悶控制組)」的活動,之後再邀請參加者參與設計一件新產品,以測試其創意水平。令人驚喜的是,那些來自沉悶實驗組、而又具有特定個性特徵的參加者(如有較強求知慾、熱衷思考、對新經驗較開放、認為自己對環境和經驗有較強內控能力),特別能夠在「沉悶過後展創意」,表現出明顯較創新的設計意念!

想起一次,我的學生指著搬家後用剩的紙皮對我說:「我哋自己整個『超級紙皮Marble Run』(軌道滾珠遊戲)!」結果他領著我用剪刀和膠紙,加上現成的紙皮、廁紙筒、碗、波子⋯ 用了兩小時成功製作一個屬於自己的小樂園。只要有足夠機會和現成的材料,孩子的創造力量和幻想,真的會嚇你一跳!

下次孩子喊悶,父母可以嘗試為他們訂立小目標:「我晾緊衫,俾十分鐘我,你試下自己搵嘢玩。」孩子可以藉此機會學習解決十分鐘的悶。以後慢慢延長目標時間。

此外,英國心理學家Lyn Fry2受訪時建議父母平日引導孩子在紙條上列出他們感興趣的活動,放進一個「沉悶樽」 (boredom jar),鼓勵他們覺得悶時自行翻看,發掘和實踐自己想做的事。平時父母也應與孩子有足夠的親子時間,避免他們是為了得到你的關注而不停喊悶。

現實生活總不是每秒也充滿好玩的事情——我們要乘長途車、在超市排隊、寫沉悶的作業⋯身邊的人如父母也不是無時無刻陪伴著我們。與其娛樂孩子,不如教導孩子自娛,把「爸爸,好悶啊!」變成「爸爸,我搵到樣得意嘢玩啊!」。

教育心理學家郭冬婷姑娘

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會員

© 香港心理學會 教育心理學部

1 Park, G., Lim, B. C., & Oh, H. S. (2019). Why Being Bored Might Not Be a Bad Thing after All. Academy of Management Discoveries, 5(1), 78-92.2

Goldhill, O. (2016). Psychologists recommend children be bored in the summer. Retrieved September 04, 2020, from https://qz.com/……/to-be-more-self-reliant……/

Parenting Relationship Mental Health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images images
email facebook whatsapp